查看原文
其他

坦比哀多礼拜堂:文艺复兴的开山之作(上)|西学东渐

树下小人 九樟学社 2019-07-04


 | 罗马 | 



在古迹遍布的罗马城,你随处就能找到一座自古罗马以来,每一历史时期所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建筑。这是一座几乎再也塞不下任何现代建筑的城市、一座竖满西方历史纪念碑的城市。罗马,是人类的永恒之城。



任何一类历史都不会缺席罗马,而任何一个版本的西方建筑史都不会忽略一座小小的礼拜堂:无疑它是罗马众多纪念性建筑中体积最小的一座;它通常不会成为游客参观的对象;在台伯河边的小山丘上,生生挤在一座教堂狭窄的院子中间,显得渺小而黯淡。在这座小礼拜堂存在的600多年里,它被公认为文艺复兴全盛期的登峰造极之作,同时也是文艺复兴之后,基督教建筑的重要原型。


它就是:坦比哀多礼拜堂(Tempietto)。



□□


 | 坦比哀多为什么重要 | 



坦比哀多(tempietto)在意大利语中就是体型较小的庙宇的意思,对应英文的temple。坦比哀多的重要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它作为基督教圣地的纪念性;一是它作为建筑作品的高度成就。它的宗教性意义在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圣徒彼得(第一位教皇)的殉道所在地;它的建筑性意义在于它几乎为后世定义了基督教建筑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   先来说宗教的意义  


罗马的宗教地位因早期集中的基督教传道活动有了极大的提升,其中最为重要和著名的人物的无疑是圣彼得 (Saint Peter)和圣保罗(Saint Paul)。圣彼得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保罗则是基督教的第一代领导者之一。


天主教会认为最初是彼得在罗马建立了教会,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位主教,也就是第一任教宗。罗马教廷便是在圣彼得的殉道之地建立的。虽然早已无从考证其这一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确切位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许多宗教学者对此而产生激烈的讨论),但在15世纪,蒙托里奥(Montorio)作为其中的一个推断,被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王室所认可,也就成了官方宣称的彼得殉难所在地。


“手执天堂之钥”“被钉十字架且头下垂的男人”是圣徒彼得的标准形象。天堂之钥是耶稣交给他的;倒钉十字架是因为彼得认为自己不配像耶稣那样在十字架上受难。上面两幅彼得像的作者分别荷兰画家鲁本斯和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


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城的绝对宗教地位已被逐渐确立,虽然耶稣从未到过罗马,但人们相信耶稣受难的圣迹于此处彰显——这座基督为了坚定信仰,而预言将以彼得之身完成第二次受难的地方。因此,罗马是唯一一座能比肩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圣地。随着教廷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罗马逐渐取代了耶路撒冷,成为真正意义上基督教活动的中心。



  •   再来说说建筑的意义  


15世纪末期,在西班牙籍教宗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 VI)的支持下,西班牙帝国的君主伊莎贝拉一世与费迪南二世(Isabella l & Ferdinand ll )成为了蒙托里奥的圣彼得堂(San Pietreo in Montorio)的赞助人。这座教堂位于贾尼科洛山(Gianicolo),是现代罗马城内第二高的山丘。不久之后,在这座教堂的小内院里,诞生了由伯拉孟特所设计的坦比哀多堂。而蒙托里奥的圣彼得堂日后亦成为了西班牙王室在在教皇国的代表。直至今天,这座位于罗马的教堂仍是属于西班牙的产业。


蒙托里奥的圣彼得堂仍是一座典型的巴西利卡样式的教堂。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长方形平面(建筑的原型特征在今天看来可能确实很没特点)、外侧柱廊和山墙立面,巴西利卡样式之后成为了基督教教堂最早的原型。即便是现在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哥特式教堂,其本质仍然是十字巴西利卡的平面,区别就在于增加了高耸的钟楼和雕饰复杂的立面。蒙托里奥的圣彼得堂这类朴素的巴西利卡样式是当时(15~16世纪)最为普遍的基督教建筑形式(我们称为罗马式风格),除此之外,便是兴起于中世纪的哥特式。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教堂还“几乎”没有所谓的穹顶,说几乎就是有例外,这个例外留到下文再讲。


图为早期的圣彼得大教堂,最早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建于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样式。现教堂为16世纪重建


1669年描绘蒙托里奥的圣彼得堂外观的版画


笔者摄于2017年,注意右边高高飘扬的西班牙国旗


对于伯拉孟特和教廷而言,坦比哀多的宗教意义远超其微小的体型,因为这座小堂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如果圣彼得大教堂是彼得的埋骨之所,那坦比哀多即是彼得十字架的所立之处。巧合的是,这两座最具基督教纪念性意义的建筑都是伯拉孟特的作品,因此伯拉孟特在坦比哀多礼拜堂要完成的,是运用古典建筑的原型去表达基督教的殉道精神,为宗教的纪念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多纳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约1444年-1514年)


上圈是圣彼得大教堂;下圈是坦比哀多礼拜堂



□□□


 | 之于古罗马 | 

坦比哀多从古罗马建筑中吸取了哪些经验?这些经验如何应用在这座基督教庙宇中的?



伯拉孟特赋予坦比哀多的基本形态是:集中性的圆形平面;绕以环形柱廊;覆以完美的半球形球体。这一形象不是凭空捏造的,在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建筑中便有其原型。我们在古罗马中能找到两座与坦比哀多最为类似的完整遗迹,一座是位于罗马的胜利者海克力斯神庙(the Temple of Hercules Victor ),一座是在tivoli的灶神庙(the Temple of Vesta )



胜利者海克力斯神庙,平面和立面


tivoli的灶神庙,平面和立面


这两座古迹一座几乎已成废墟,一座经过历年的重修改造,仍留有一个完整的立面。如果我们将此新旧两种建筑进行比较,便会有非常有趣的发现。


  • 这两座古罗马原型庙宇都有一座高耸的大门,两个方窗,并且是其墙上仅有的三个开口。因此,从结构力学的角度来看,锥形木构屋顶不由墙承重,而由环绕周围的廊柱承重,因此这里的墙都是等宽的薄墙。这在结构上就与坦比哀多完全不同。

  • 但在坦彼埃多,半球形穹顶完全由承重墙承重,并且高出由外围柱廊形成的环形结构,外围柱廊支撑二层栏杆和栏杆下的檐部,独立成体系,我们暂称其为“外环系统”。在内室的外墙面,壁柱(一半嵌入墙内的方柱,pilaster)对应外环柱廊的多利克柱分布,在壁柱间,通过设置壳形小龛和小方窗来减轻承重墙的厚度,使其减轻承重结构多余的部分,使建筑更经济的同时创造一种立面的韵律。同时,内墙也遵循外墙的秩序布置,墙体内外的相错嵌入,这样,墙体在平面上看起来更像是交错排布的“承重柱”,而不是我们在古罗马圆厅中所见的普通的“墙”


坦比哀多礼拜堂的平面,请注意这里的“墙体”和上图两座古罗马遗迹的不同之处


壁柱与外环柱廊的多利克柱对应分布


为了不浪费材料地创造这些必要的“承重柱”(墙),伯拉孟特通过设置在内墙的8个壁龛(其中4个小壁龛带窗)和外墙的8个壁龛,来减少墙体厚度。


内外八个壁龛的朝向;其中内部四个大壁龛(实线)分别是三扇大门和一座祭坛;蓝色部分是开窗的壁龛


室内的大小壁龛减轻了墙的厚度


祭坛里手持钥匙的圣彼得


因此,坦比哀多的墙体构造和古罗马圆厅是完全不同的结构特征。但是,如果和古罗马的大型公共建筑做个简单的对比,我们会马上发现,两者墙体的结构逻辑是完全一致,比如著名的罗马浴场和罗马万神庙。


卡拉卡拉浴场



罗马万神庙


伯拉孟特通过吸收罗马不同类型建筑的特征,创造了圣徒彼得前所未有的胜利象征,同时也带来一个基督教殉道的伟大隐喻,荣耀了这块彼得十字架所立的土地。在《马太福音》(16章18节)中耶稣对彼得宣称:


我还要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


《马太福音》(16章19节)耶稣说: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这两段话可能是《圣经》中关于彼得最为重要的描述,根据耶稣的第一段话,基督教徒们将教会建立在了罗马。因为这里是彼得的殉道之地,而彼得原名西门,是耶稣将他改名为彼得(希腊语:Κηφᾶς),即希伯来文“磐石”的意思。根据耶稣的第二段话,教宗继承了“天堂之钥”的权柄,成为耶稣在当今世界的代表。这把象征性的钥匙几乎就是教宗权利来源的根据,是继承自第一代教宗圣徒彼得,来领导耶稣所建立的教会。


罗马教宗的徽章和梵蒂冈国徽,两把厚重的钥匙即来自圣彼得


因此,伯拉孟特是不会忽略这两个重要的信息的,他需要以建筑形式的隐喻来宣扬圣彼得在基督教的神圣地位和意义。为此,伯拉孟特创造了坦彼埃多的外环系统内室系统,以及相应的地上空间地下空间


那么,他是如何通过这两种秩序的建立,来营造彼得殉道的伟大使命与胜利象征的呢?



__接下篇__

敬请期待!





作者介绍:





由作者|树下小人|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联系后台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